2021年8月23日

浅析经济法视野下的公共利益保护

作者:康逸婷

公共利益是一定条件下、某个群体或绝大部分人的共同利益,因此公共利益的获取和损害已经成为了国家和人民日益关注的民生问题。

经济法是国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的一系列法律规范,国家通过经济法来规范市场秩序,形成良性的竞争,增加市场活力,保护公共利益。

随着经济法的颁布,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保护,使得相关的人员得以拿起法律的武器合理合法的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经济法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发展,提升了弱势群体的法律地位,也促进了社会公平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经济法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法律的手段限制市场可能出现的恶性行为,维持市场正常的运行,稳定了市场经济效益,从而使得公共利益得到保护。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经济制度却仍相对滞后,导致经济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在公共利益的界定上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从而导致相关的原则性界定往往无法适用于现行的市场经济体系。此外,经济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比如受市场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相关的政策需要实时进行调整,从未对经济法产生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且具有显著的经济地域特征,公共利益受众群体数量庞大,因此经济法很难统筹保护到所有主体的共同利益;经济法与公共利益之间相互的关系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加之我国经济已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诸多的经济领域都发生了改变,因此经济法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中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最终影响到了公共利益的保护。

公共利益的保护受到法律限制,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发挥经济法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更加科学规范地实行举措,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司法部门应从相对客观的角度出发,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经济法的条文进行优化和改善。同时,从经济法的具体内容上看,应对公共利益的定义、对象、保护范畴、界限作出明确的定义。执法部门对于特殊个案的处理,不应局限于现有的成文法,而应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经济法制定的指导性原则。因此在经济法的具体实施中,要将公平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公共利益。首先在立法过程中要融入公平公正意识,将公共利益置于首位,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不断优化、调整、完善;其次相关部门应侧重保护弱势群体在市场经济中的权利,不断完善经济法的具体实施准则,使之能够成为保护公共利益的武器。

人民群众作为公共利益的切身参与者,司法部门在对经济法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后,应组织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普法教育,使人民群众认识到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公共利益与身边民生情况之间的关联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应制定多套措施方案以应对各个时期、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下,在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经济法如何发挥其最大效用。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我国应针对经济法在具体操作、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公共利益损害事件的发生,同时应加强法制建设,使经济法成为保护公共利益的有力武器,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